抓住寒假時機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
http://m.selectrentcar-tanger.com2023年01月03日 10:46教育裝備網(wǎng)
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,從“乙類甲管”調整為“乙類乙管”,持續(xù)三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。人們熱切期盼馬上恢復正常生活,但事實上并非如此。即使恢復正常,也很難回到三年前的狀態(tài)或模樣。對于青少年而言,也同樣如此。雖然寒假后校園生活大概率將逐步恢復正常,但學生心理秩序的重建卻不會像“一鍵還原”那么簡單。為此,家庭和學校要抓住寒假這個難得的緩沖期,加強家校合作,為青少年補上心理復健這一課。
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,當前的疫情防控只是進入一個新階段,而非徹底結束。所有人都要端正認識,不松懈不厭戰(zhàn),在個人防護之路上調整心態(tài)再出發(fā)。目前,很多青少年及其家人還在經(jīng)歷病毒感染,正處于一個新的危機事件之中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人們對危機的心理反應通常經(jīng)歷四個階段,即沖擊期、防御期、解決期、成長期。有些人通過積極應對順利完成第四階段而變得更加成熟,也有人因消極應對而形成創(chuàng)傷或留下心理隱患。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幫助青少年保持健康、穿越逆境、收獲成長。從目前國內(nèi)疫情形勢看,少數(shù)青少年還處在第一、第二階段,多數(shù)青少年正在經(jīng)歷第三、第四階段。面對處于不同階段的青少年,要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點。
當青少年的心理反應屬于前兩個階段時,其實正處于混沌、質疑、憤怒等情緒交織的應激狀態(tài),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因長期面對海量資訊而形成的“信息過載”。過量的信息超過了常人的加工能力,會激起煩躁、焦慮、惶恐不安的負性情緒,嚴重干擾危機應對能力的發(fā)揮。為此,教師和家長要選擇少而精的關于疫情防控和情緒調節(jié)的權威專家講座、科普文章,推薦給青少年,并引導他們科學認識疫情發(fā)展規(guī)律,用理性腦戰(zhàn)勝感性腦,用獨立思考糾正情緒偏差,樹立從“防感染”轉向“保健康、防重癥”的正確意識,形成積極的個人防護心態(tài)和行為習慣。在科學應對當前危機的同時,為以后學習生活的高質量恢復創(chuàng)造良好條件。
當青少年心理反應進入第三階段后,最需要避免的心理后遺癥是習得無助感。過去反復的封控與解封、居家與復學以及當前突如其來的感染波及,會讓青少年產(chǎn)生強烈的不確定感,可能會使他們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和效能感,形成習得無助感,認為自己對周圍的一切都無能為力,以至于連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愿意去嘗試。這使很多青少年變得對時間不敏感、對外界不感興趣、對學習喪失動力,甚至不愿出門見人、抵觸返校復學。為此,學校和家長要通過積極引導和有針對性的活動安排,幫助青少年重建控制感、希望感和自我認同感。引導他們正視現(xiàn)實、順其自然、減少苛求,接受自己的有限性;在行為上減少思維反芻的時間,積極行動,做當下能做的事情,自主完成炒個菜、換個發(fā)型、聯(lián)系同學、給遠方親戚發(fā)個問候等小任務。在情感上肯定自己目前所做事情的價值、自己之于他人和世界的價值,能促進青少年良好心態(tài)的形成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。
當青少年心理反應進入第四階段時,最需要家校協(xié)同幫助其變危為機、獲得成長。經(jīng)受了三年疫情考驗后,青少年一定有很多感悟。家?梢院献鏖_展一些有一定儀式感的活動,師生之間、親子之間一起回顧反思、感受體悟、總結提煉。一方面,通過反思居家學習期間的親子關系、學習效率、網(wǎng)絡使用等方面的問題,父母與孩子真誠溝通、認清問題、消除誤解,協(xié)商破解之道;另一方面,通過回顧三年來的親身經(jīng)歷,重溫人間大愛、偉大抗疫精神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,感受班級、學校、現(xiàn)實課堂和真實交往的價值,體悟生命意義,總結提煉積累的好經(jīng)驗好做法,協(xié)助廣大青少年創(chuàng)建新常態(tài)下適合自己的新生活方式。
(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