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教子莫靠“吼”
http://m.selectrentcar-tanger.com2020年07月03日 13:46教育裝備網(wǎng)
最近,一段“一人訓孩子、全小區(qū)受教育”的視頻引發(fā)網(wǎng)民熱議。視頻中,一位媽媽深夜狂吼輔導孩子作業(yè),聲音幾乎響徹整個小區(qū)。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的學業(yè)愈發(fā)重視,加之升學考試競爭激烈,家長吼娃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(xiàn)象,不時成為教育新聞熱點。
有些家長舍不得體罰孩子,但又為孩子的學習問題感到焦慮,于是時不時會靠“吼”來發(fā)泄情緒或試圖借此激勵孩子。殊不知,吼娃是家長缺少教育方法的表現(xiàn),也是一種語言暴力行為!段闯赡耆吮Wo法》明確規(guī)定:“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,禁止虐待未成年人!奔议L吼娃雖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,卻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。因此,家長要多從自身找原因,在控制好情緒的基礎上,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和水平。
一要更新家庭教育方法。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(yè)時,要摒棄應試教育思想,采取循循誘導、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,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,提高孩子的學業(yè)成績,改掉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。一旦出現(xiàn)問題,家長要先找出原因,而不是一味用成人的思維要求孩子。如果家長吼娃成常態(tài),可能會讓孩子產(chǎn)生心理陰影,甚至產(chǎn)生逆反心理。
二要增強法治意識。家長應敬畏法律,首先應維護作為未成年人的孩子的正當權益,這是法治家庭的重要內容。家長吼娃,是一種語言暴力。事實證明,在暴力教育中長大的孩子,會存在懦弱、膽怯甚至自閉等心理缺陷,勢必會影響其今后的發(fā)展。因此,家長必須增強法治意識,輔導孩子作業(yè)時必須戒“吼”。
三要加強情緒管理。輔導孩子作業(yè),不僅是現(xiàn)代家長必備的“愛心活”,更是“技術活”。要讓孩子真正獲得進步,家長必須思考教育方法的科學性、有效性。如果家長沒有思考清楚教育的最終目的,只是把批評孩子作為內心焦慮或者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泄,乃至對孩子進行情感打擊和道德綁架,那么“吼”就是對教育的無知,是不負責任的表現(xiàn)。情緒具有相通性,家長的不良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成長。家長要把輔導孩子作業(yè)的過程當作自我情緒管理的過程,身體力行,樹立榜樣,與孩子共同成長。
(作者系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